历史悠久 始于轩辕

      重庆温泉开发历史悠久,距今已有1600多年,传说轩辕黄帝曾在北温泉创造了“温汤和药”救治百姓。南北朝时期的宋代刘宋景平元年(1004年),佛教高僧慈应大师云游到缙云山,惊叹北温泉的泉水,创建温泉寺,从此开创了重庆温泉开发利用的历史,它比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日本下吕温泉尚早468年,比日本最古老的马温泉都要早上200年,享有“迎流砌池,光方四丈、上翼以亭”的美誉。 
      据说康熙、乾隆曾带头泡温泉推广温泉文化,而且康熙皇帝一生笃信温泉神,这在历代皇帝中十分少见。
      明朝万历年间,重庆又开发了南温泉,相传南温泉为明代建文帝避难之地;
      民国时期,西温泉应运而生;
      1927年,卢作孚创办的北温泉公园,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个温泉主题的平民公园;抗战陪都年代,北温泉、南温泉和西温泉曾是当时军政和文化名流汇聚青睐之所;蒋介石、林森以及国民政府多位高级将领都曾下榻各大温泉之地,而旧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尤喜南温泉。
      新中国成立后,朱德委员长曾游览北温泉,并为其题曰“缙云山接大巴山,环抱山城两水间”。郭沫若先生曾在游览南温泉后留下“浴罢温汤生趣横,花溪舟楫换人回”的赞咏。
      20世纪90年代以来,在继续开发“四大名泉”的同时,依托丰厚的温泉自然资源,重庆大力发展温泉开发建设。2005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了把重庆打造成世界“温泉之都”的战略决策,使温泉成为了重庆的另一张名片;在2011年,重庆与福州、天津一起被评为“中国温泉之都”;2012年,经过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验证审核,获得“世界温泉之都”桂冠。

五方一圈两翼 巴渝无处不温泉

There is no hot spring in Bayu

根据重庆市政府把重庆打造成 “世界温泉之都”的战略决策,重庆市政府制定了由“五方十泉”到“一圈百泉”带动“两翼多泉”的差异化发展分阶段实施计划,形成“重庆处处有温泉,温泉处处有景致”的整体形象。目前,五方十泉已基本建成了集山、水、城于一体的温泉旅游景区。

五方十泉——重庆五个方位中,东边有被地质学家称为“亚洲一绝”的东温泉;南边的南温泉水质为典型的硫酸钙镁钠热泉,可与临潼华清池媲美,是国内最优秀的热泉之一;西边有天赐、贝迪及金剑山等温泉;北边有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北温泉;以及被历代文人骚客赞为“武陵仙境”的统景温泉,它是全国首创的利用天然的冷矿泉资源,集热泉、冷泉于一体的生态浴场,在全国尚属首例;中部有近年来开发的海棠晓月、融汇温泉等城市温泉。

一圈百泉——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,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的温泉旅游项目。

两翼多泉——沿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,重点在万州、黔江、石柱等地开发建设不同风格的温泉旅游项目。

重庆市温泉分布图

温泉资源广袤

      重庆是我国温泉资源最丰富、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全市8.24万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万平方公里地下蕴藏地热资源储备。目前已探明的资源点共221处,日科学可开采量约40万m³,年可开采量约5.6亿m³,且富含以硫酸钙镁、重碳酸盐、氯化物为主的30余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加上独特的两江气候、高山海拔气候以及自然资源、历史人文资源等,是发展温泉旅游产业的最佳地区之一。
      其中,重庆主城九区温泉总量为79处,目前仅开发利用38处,总用水量大约2.95万立方米/天,已具备年接待1000万人次的能力。
      经专业地质队勘查和检测,重庆温泉水温为25℃-63.5℃,属于中低温地热水资源,分布于各热储构造带,深埋于地下数百米至三千余米。重庆温泉有以下特点: ① 分布广泛,分带明显;② 热储层位多,资源丰富;③ 水质类型多,医疗价值高。  
       经地质矿产开发专业测试机测定,重庆主城区内地热水为中性、中矿化、极硬水,水化学类型为SO4-Ca或SO4-Ca·Mg,矿化度为1458-2998mg/L。多数温泉富含偏硅酸、锂、锶、碘等30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。  

       按国家理疗矿泉水命名标准,重庆温泉的地热水多为含偏硅酸、偏硼酸的氟、锶中矿化低温热矿水。硫酸盐、偏硅酸、偏硼    酸、氟、锶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人体皮肤、心血管系统、牙齿和骨骼系统、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症状有治疗和改善作用,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。